通過植筋膠修復混凝土梁的局部缺損,恢復其受力性能
植筋膠的運用主要涵蓋建筑結構加固、設備基礎固定及特殊場景應用,具體如下
植筋膠的運用主要涵蓋建筑結構加固、設備基礎固定及特殊場景應用,具體如下:
一、建筑結構加固
鋼筋/螺桿埋植
用于混凝土框架、剪力墻、柱等結構的鋼筋或螺桿植入,通過化學錨固實現高強度連接,適用于新建或改造工程。
示例:在梁、柱中植入Ⅱ級鋼筋(直徑16-32mm),設計抗拉力可達67.3-236.7kN。
結構補強與修復
用于混凝土裂縫修補、構件加大截面加固,提升彎曲承載力、抗拉強度及彈性模量。
案例:通過植筋膠修復混凝土梁的局部缺損,恢復其受力性能。
抗震加固
在建筑抗震改造中,用于新增剪力墻、連梁等構件的鋼筋錨固,增強結構抗震性能。
二、設備與基礎設施固定
設備基礎錨固
固定大型設備(如機床、空調機組)的地腳螺栓,確保設備運行穩定性。
交通工程加固
應用于鐵路、公路、橋梁、隧道等改擴建工程,加固混凝土結構或固定管線。
示例:橋梁擴建時,通過植筋膠連接新舊混凝土結構。
水利工程
用于水壩、涵洞等水利設施的加固,耐水性能優異。
三、特殊場景應用
廣告牌與管線固定
固定高架道路隔音板、隧道管線、廣告牌支架等,需承受動態荷載。
鋼結構加固
作為板材加固材料,提升鋼板的彎曲承載能力。
地下工程
用于地下車庫、人防工程等混凝土結構的補強。
四、施工工藝要點
鉆孔與清孔
鉆孔深度通常為15d(d為鋼筋直徑),孔徑比鋼筋大5mm。需用高壓氣槍或毛刷清理孔內粉塵3次以上,確保無明水殘留。
鋼筋處理
鋼筋表面需除銹至露出金屬光澤,并用丙酮或酒精擦拭。
注膠與植筋
A、B組分按2:1混合攪拌,注入孔內至80%深度,避免氣泡。鋼筋旋轉插入孔底,固化前禁止擾動。
固化與檢測
常溫固化時間1-2天,50小時后可進行后續施工。重要部位需進行現場抗拔試驗,驗證錨固力達標。
五、注意事項
材料選擇
根據鋼筋直徑和工程等級選擇膠粘劑(如A級膠用于Ⅰ級錨固)。鋼筋直徑>22mm時需使用A級膠。
施工安全
操作時需佩戴手套、口罩及護目鏡,避免膠體接觸皮膚。清理殘留膠體可用丙酮清洗。
環境要求
施工溫度宜在5-35℃,低溫需延長固化時間。
總結:植筋膠憑借高強度、耐老化等特性,廣泛應用于建筑、交通、水利等領域,施工需嚴格遵循鉆孔、清孔、注膠等流程,確保錨固效果。